民生发展 |
【社会消费品】持续加大市场保供扶持力度,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,加快恢复消费品市场活力。2023年末共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2家,其中,8家限额以上商贸零售企业、32家限额以上商贸批发企业、2家住宿餐饮企业;6家限上大个体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.92亿元,同比增长13%。
按经营地分: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2.98亿元,同比增长12.8%;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8.94亿元,同比增长13.4%。 按消费形态分:餐饮收入3.1亿元,同比增长12.1%;商品零售28.82亿元,同比增长13.1%。 按规模统计,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.42亿元;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7.49亿元。 【交通和旅游业】伊宁县辖区已取得许可的客运、货运、维修、驾培、客货站场等道路运输经营单位109家,其中客运企业6家、货运企业8家(10辆车以上),备案驾培学校8家,备案维修企业85家,客运站(场)2家。客货营运车辆1375辆,其中货运车辆509辆,比上年减少了138辆,客运车辆866辆,更新营运车辆62辆,客货运车辆年审率99.95%,已开通客运班线127条,其中市际班线1条,县际班线35条,县内班线89条,毗邻县际班线2条,乡、镇(场)通班车率达到100%,行政村的通班车率达到100%。 伊宁县旅游景区共有5处。其中,4A级景区2处,分别是托乎拉苏景区、天山花海景区;3A级景区3处,分别是天鹅泉景区、愉群温回族花儿景区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。 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408.34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64.7%;全县实现旅游收入10.15亿元,同比增长34.5%。 【对外经济】全县各类外贸企业24家;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000万美元,同比增长74%;其中:出口19000万美元。 【财政、金融】财政收入方面,2023年伊宁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.79亿元,同比增长19.9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.23亿元,同比增长13.8%。其中:税收收入完成8.35亿元,同比增长9.4%;非税收入完成1.88亿元,同比增长37.9%。 财政支出方面,地方财政支出完成65.83亿元,同比增长9.6%,其中: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.95亿元,同比增长9.7%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.1%、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7.7%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1.9%、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9.4%、教育支出增长0.1%、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.4%、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2.9%、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4.5%。
从金融存款方面来看,截至12月底,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5.56亿元,同比增长1.5%。其中,住户存款60.05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 从金融贷款方面来看,截至12月底,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8.91亿元,同比增长3.3%。其中,住户贷款45亿元,同比增长16.1%。 【教育和科学技术】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4所(含一所职业高中),其中:幼儿园86所(公办81所、私立5所),小学65所(公办65所、私立0所),初级中学9所,九年一贯制9所,完全中学0所,高级中学3所,职业高中1所,特殊教育学校1所。全县教职工8440人,专任教师6056人;其中,幼儿园教职工2301,专任教师1182人;小学(含教学点)教职工3233人,专任教师2508人;中学教职工1969人,专任教师1629人;高中教职工766人,专任教师635人;特殊教育教职工35人,专任教师29人;职业高中教职工136人,专任教师73人。全县在校(园)学生共计83916人(含特殊教育学校),其中在园幼儿8373人,小学生41916人,初中生21880人,高中生9875人,特殊教育学生77人,职业高中学生1795人。 伊宁县积极谋划科技项目申报工作,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共推荐上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(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)1个;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53个,州科技计划项目35个。2023年,共争取自治区、州级项目立项15个,其中自治区级乡村产业振兴项目1个、科技特派员引导类项目1个、科技特派员服务类项目2个;伊犁州级重点研究与技术开发专项项目4个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行动项目3个、科技特派员重大、引导类项目4个。争取项目资金408万元。 完成技术合同登记9项,完成合同金额1115万元,其中技术交易额789.92万元。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项。 【文化、体育、广播和卫生】伊宁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;文化馆1所,乡镇文化站20所;图书馆1所,乡镇图书室20所。年末共开展惠民演出100场次,受益群众18500余人次;开展音乐类、舞蹈类、乐器类、美术类社会艺术培训25班次,累计培训人次达3359人。 已注册女子足球运动员19名、田径运动员20名。青少年摔跤比赛荣获4金、2银、1铜,列团体第二名;青少年田径比赛荣获12金、16银、4铜,列团体第四名。 广播人口覆盖率98%,电视人口覆盖率96%。维修调试户户通设备513户,利用微信连接远程指导操作解决196户。 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4个,其中:县级医疗机构3个(人民医院、中医医院、妇幼保健院均为二级甲等);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(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局);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9个(乡镇卫生院20、民营医院3个、村卫生室117个,诊所29个,卫生所(急救站)0个)、医务室0个;编制床位总数1872张,实际开放床位1898张;卫生健康系统共有职工2982人,其中在编1039人,县级财政聘3人,自聘1936人,公益性岗位4人;卫生技术人员1964人,执业(助理)医师531人,执业护士848人。 【居民收入】据抽样调查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78元,同比增长4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11元,同比增长8.2%。 【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】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671人,其中就业困难人员557人,完成就业转失业再就业4717人;新增创业完成1860人,创业带动就业完成4392人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8.094万人次。其中,就近就地就业75512人次,疆内跨地区务工(含到兵团务工)4351人次,疆外转移就业751人次,其中疆外有序转移就业238人。 机关养老保险参保13124人,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185人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3240人;失业保险参保26699人;工伤保险参保31448人。完成困难群体代缴10592人。参保率、享受率、代缴率均达100%。 【环境保护】辖区内环境质量呈良好态势,空气自动站有效监测天数362天,优良天数354天(169+185),轻度污染8天,空气质量优良率97.79%,PM2.5平均浓度19.67μg/m3。本县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-2012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中二类区浓度限值;伊宁县吉里格朗水源地的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;地表水及雅马渡大桥的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。 |